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2013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1-15 12:19:46 来源: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929 【字体: 打印
201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转变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作风,有力保障了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工作成效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党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全省第一批实践活动单位,省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工作成效多次在全省实践活动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一是认真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支部专题学习、个人自学、交流讨论等形式,重点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先后布置开展了“转换角色,切身体验”、“深入基层一线”、“食品药品安全问计千万家”等活动。班子成员通过带队走访、召开座谈会、开通网上征求意见栏等多种形式,征求了包括“两代表一委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代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共收回征求意见表297份。二是切实查摆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以召开高质量、高标准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抓手,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开展对照检查和自我剖析,特别是班子成员深入剖析思想根源,互相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共查摆出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文山会海、深入调查研究不够、改革创新勇气不足、勤俭节约意识不强等47个突出问题。三是严格整改落实,着力建章立制。针对查摆出来的“四风”问题,逐条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主要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出台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12项管理制度,对“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考核”等8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一批切合实际、实在管用的监管制度和研究成果。
(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春华书记、小丹省长多次批示,要求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我省成立了以朱小丹省长为组长的省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改革专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组织相关单位对改革涉及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省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并于去年10月1日起对外正式履行新职能,绝大多数地级市出台了“三定”规定,基层机构改革工作也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职能转变。认真落实改革精神,加快转变监管方式,全面清理和整合行政审批项目,共转移4项、取消8项、调整15项为社会事务服务项目,补充完善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审批事项奠定了基础。二是强调资源整合。严格落实“人随事走、财随事转”的原则,将原工商、质监、食安办等部门涉及食品监管的机构编制和相关经费成建制划转,保证了监管队伍不乱、不散;重点加强基层机构建设,推动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重心下移;整合、划转有关部门食品检验资源,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检验体系。三是突出责任落实。省政府出台了省局三定规定和市县监管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合理划分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农业等部门的监管边界,对省、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职责进行了界定,监管职能进一步理顺。
(三)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坚持日常监管和创新机制相结合,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不断创新监管机制,有效提升了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一是食品领域。充分发挥省食安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开展了对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在生产加工环节,推进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安全受权人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小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人制度,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在市场流通环节,推进“信誉通”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应用,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在餐饮消费环节,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监督检查结果公示制度和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实现了监管模式向风险管理转变。二是药械保化领域。在注册环节,认真落实药品注册审评审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完成了7个药品技术转让补充申请的审批工作,时限同比缩短30—40个工作日。在生产环节,新修订GMP工作进度稳居全国前列,探索使用快速检查技术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依法收回19张GMP证书,全省中药饮片及中药制剂生产秩序明显好转;积极推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信用分级管理,率先出台了“医疗器械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切实提高医疗器械的监管实效。在流通环节,重点推进新修订GSP实施,撤销19张GSP证书,加强对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服务监管,责令整改26家违法网站。在保化领域,完善保健食品分级监管体系和日常检查系统,指导日常检查;建立实施化妆品企业约谈制度,严格化妆品注册许可制度的实施,并在惠州等地试点启动备案后监督工作。
(四)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
坚持整顿和规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并重,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开展了食品领域“非法添加”、药品领域“两打两建”、保健食品领域“打四非”等多项整治行动,推动市场秩序持续规范。一是食品领域。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肉类制品专项治理和农村儿童食品专项整治,有效防控了食品安全风险。在生产加工环节,加大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市场流通环节,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的隐患排查,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在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组织开展了禽流感防控、大米原料、肉及肉制品、皮蛋制品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酒类产品违法行为,共销毁货值1.2亿元的假冒伪劣酒类产品。二是保健食品领域。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问题多、群众投诉举报反映比较集中、虚假广告屡禁不止的产品和企业,通过飞行检查方式进行现场检查、快筛检测,重点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打击,检出非法添加样品48批次,责令停产停业企业18家,立案715宗,破获一批大案要案,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三是药械领域。深挖带有区域性、系统性特点和“潜规则”性质的药品安全隐患,以打击中药、化学药品违法生产行为等为重点,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科学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开展了省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查、贴敷类产品注册专项检查和定制式义齿生产使用监督检查工作。在2013年的各项专项行动中,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9万人次,清查企业单位17.7万家次,立案13135宗,移送公安机关399宗,涉案金额1.7亿多元,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2013年全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分别为93.1%、99.2%、90.3%、95.0%、97.3%,显示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有序。
(五)食品药品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加大经费投入,全方位开展培训,加强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全省系统监管效能和水平持续提升。一是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积极争取经费保障、特别是加强在技术支撑建设、监督抽验专项、执法装备、打假专项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经费保障,确保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抓好财务建章立制,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上新台阶。二是技术监督水平不断提升。顺利通过食品安全风险技术监测机构评估研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健康产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快速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了管理体系转版。医疗器械检验业务同比增长36.2%,在全国率先开展义齿快筛快检技术,建成全省首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评价基地。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努力提升审评认证工作效能,全年共完成146家GMP、217家GSP审评认证工作。顺利完成省局行政审批项目与省政务网上办事大厅对接,互联网药品市场监测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品种填报率达98%。药械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积极推动广东省放心酒工程建设,国家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及葡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启动了“全省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一站式服务系统”,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和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三是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后举办了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培训班以及全省系统正处级、副处级干部和基层局长培训班,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附件: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