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宣传 > 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
【信息时报】打造移动食药科普馆,“安安科普专列”发车啦
发布时间:2021-01-26 09:17:41 来源:信息时报 浏览次数:464 【字体: 打印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实习生 唐宾鸿 通讯员 粤药监)1月25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安安科普专列”在广州地铁鱼珠车辆段正式发车,打造了一个移动的食品药品科普馆。未来五个星期,这列地铁五号线科普专列将满载着食品药品科普展览宣传内容在广州城市生活圈穿梭,给广大市民带来新春佳节的问候和祝福。

信息时报记者 成小珍 摄

信息时报记者 成小珍 摄

信息时报记者 成小珍 摄

信息时报记者 成小珍 摄

信息时报记者 成小珍 摄

  据介绍, “安安科普专列”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广东科学中心推出,是为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专门打造的科普展览宣传专列,以地铁内包车厢沉浸式图文这一崭新的形式,给乘客科普知识体验。据悉,这是继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开馆之后,广东省开展药品科普宣传创新实践的又一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延伸的移动展馆,也是引导广大公众走进食品药品科普知识殿堂的一个窗口。

  据了解,安安科普专列的设计创意延续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的风格,应用沉浸式的传播理念,精选馆内通俗有趣又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主题展示内容,以广东省食品药品安全卫士卡通形象大使——“安安”为第一视角的体验形式生动展现。整个列车围绕“食健养和”“药济天下”“美丽妆颜”“大医良器”四大版块,设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中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械”六个主题内容,分布在六节不同色彩和展示互动的车厢里,呈现一系列融合科普知识和学习线索的视觉盛宴。在沉浸式场景中,地铁乘客可跟随活泼可爱的“安安”的脚步,“畅游”一个流动式、浓缩版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通过扫一扫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广东科学中心微信公众号,乘客更可轻松参与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线上有奖知识问答,赢取展馆免费体验票。

  解密安安科普专列

  安安科普专列共六节车厢,六节车厢长什么样?一起来看看。

  记者看到,该专列既有成完整系列的主视觉设计,又兼顾了每节车厢别具一格的色彩和创意。展示内容上,将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的精彩展示内容和形式贯穿在六节车厢内,让观众从观赏、思考和互动中,学习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初步了解体验馆。

  一号车厢主题是食品,车厢内包设计以绿色为主,绿色代表了健康和环保,也是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食品专区的主题色。这节车厢车门展示了“冰淇淋与食品添加剂”“茶叶的制作”“巨大炒锅”“对话火锅”等精彩展品内容,车顶绘制了中国美食地图,让乘客一抬头就能看到中国八大菜系,也引发关于食品安全和健康膳食的思考。

  二号车厢的主题内容是保健食品,以展品“药食同源”“视觉疲劳”“饮料的成分”“膳食宝塔”“食物中的毒素”为展示内容。 观众在车厢中,可参与“视觉疲劳测试”,了解自己的视觉是否处于疲劳,从而提升自己眼保护的意识。该节车厢车顶为膳食宝塔展示,将人体每日需摄入不同的食品类别和用量的科学建议展示在整节车厢,方便乘客在任何一个位置,即使在地铁人流量最大、最繁忙拥挤的时段,依然能够一抬头就轻松学习知识点。

  三号车厢的主题内容是化妆品,车厢内包选用了女性偏爱的粉色作为主色调,以吸引更多的女性乘客对该节车厢特别关注。车厢呈现的展品包括“探寻芬芳之旅”“魅力口红”“美容镜”“防晒化妆品”“拜拜痘痘”等,这些常在化妆品专柜和时尚杂志看到的内容,其实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该节车厢的车顶是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卡通图案,让女性乘客对美丽心驰神往,引导她们带着关于美丽妆颜的问题走进科学中心的科普馆,进一步了解皮肤的科学、化妆的正确使用等更多关于化妆品背后的故事。

  四号车厢主题是中药,展示中药的历史与文化,车厢内包选用了古朴的原木色和棕色搭配,给人以自然、经典的视觉印象。展示的展品包括“药材真伪辨别”“照方抓药”“道地药材”“中医诊治”“中药的故事”等,车顶是关于中药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展示。

  五号车厢主题内容是化学药品,这节车厢的科普信息是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用药常识。车厢科普展品包括了“降压药的机理”“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药物的人体旅行”“家庭小药箱”“走进药品生产线”等。车顶是药品科研成果的展示,记载着1990年至2020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得主和他们的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包括了中国第一位荣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

  六号车厢的主题内容是医疗器械,车厢内的科普展品既有大众熟知的“听诊器”“CT扫描”“注射器”等常用医疗器械,也有“机器人手术”“心脏支架”等的代表尖端科技医疗设施。该节车厢车顶是一些医疗仪器抽象图形,让乘客在趣味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医疗器械。


附件: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