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杨丽莺 通讯员/粤药监)近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澳药械通”再添心血管新械“可吸收抗菌封套”,并成功完成了内地首例植入案例,有效降低了心血管疾病患者植入感染及并发症风险。
新械解除心血管医生“心病”
据介绍,心脏除颤器等心脏植入装置虽然能够拯救很多心律失常和心衰患者的生命,但其植入风险较大,术中一旦出现感染,医生须为患者尽快拔除整套装置。而再次择期重新植入前,患者需要进行较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这不仅影响患者病情恢复,还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压力。
“心脏起搏器感染是很多心血管医生的‘心病’之一。”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主任、知名起搏及电生理专家谢鸿发说道。
而本次引进的“可吸收抗菌封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并且能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据了解,“可吸收抗菌封套”是一种完全可吸收高分子网状包膜,与心脏植入装置同步植入,9周内被人体完全吸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首植”惠及2名患者
今年50多岁的戴先生是“可吸收抗菌封套”内地首位获益患者。
九年前,居住在香港的戴先生突然失去意识,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肥厚性心肌病”并被植入了单腔心脏除颤器(ICD)。三年前,戴先生移居深圳,并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就诊。今年年初,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李海鹰接诊戴先生时,发现戴先生植入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电量仅剩余约半年时间,并在深入检查时发现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便建议其尽早更换心脏除颤器并植入可吸收抗菌封套以降低感染风险。
为降低戴先生更换除颤器术后感染风险,李海鹰与谢鸿发、医院心血管综合内科主任姚启恒教授进行远程病例讨论。而当时身处香港的姚启恒决定跨境通关来到深圳,完成规定隔离流程后与李海鹰合作进行手术。
5月28日,李海鹰及其团队为患者逐层分离了原来囊袋,进行了双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安置手术。接着姚启恒和李海鹰联合迅速将可吸收抗菌封套埋入囊袋。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清醒的戴先生对医生竖起了大拇指,表示:“现在感觉呼吸都很顺畅,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在戴先生的手术后,姚启恒和医院心血管综合内科刘铭雅顾问医生、赵春婷副顾问医生又为另一名港籍患者进行植入式除颤器更换术,并成功植入了可吸收抗菌封套。
香港居民黄先生今年70岁,由于疫情阻隔,已多年未回香港。他曾先后两次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因心梗后心衰发生室速室颤,在香港医院接受ICD治疗。术后多次ICD放电除颤挽回了生命。
2022年初,黄先生在港大深圳医院心血管综合内科进行常规ICD随访程控时,发现电池即将耗竭。考虑到病人年长体胖,基础疾病多,并具有阵发性房扑、房颤,医生建议黄先生进行了ICD更换和可吸收抗菌封套植入。
姚启恒教授说:“这两名患者属于植入器械的高危感染的病例,手术都非常成功。中国内地首例可吸收抗菌封套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临床应用。”目前,两名患者已成功植入可吸收抗菌封套并顺利出院,第三例患者也已经开始手术治疗。
谢鸿发教授表示:“很高兴将香港使用经验引进到港大深圳医院团队中。随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增多,该项医疗器械应用将会让更多患者受益,促进心血管医生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与新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广东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港澳药械通”政策实施以来,共计批准临床急需使用进口药品17个(共24批次)、医疗器械11个,内地指定医疗机构达5家,惠及470余名患者。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