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助栏目 > 工作简报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风政风评议工作简报 第8期
发布时间:2018-06-12 11:01:32 来源: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9 【字体: 打印

目 录

“食品药品安全你我共同捍卫”——省局党风政风评议宣传活动进驻公交候车厅

五个网上零跑动 五位一体全公开 省局跨入行政审批互联网时代

省局加强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粽子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 你我共同捍卫”

——省局党风政风评议宣传进驻公交候车厅

 

为深入推进党风政风评议活动,营造全民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局面,近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风政风评议宣传栏入驻广州市内25个公交候车亭。

广大群众在候车期间可通过宣传栏直观了解全省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广东省食品安全形象大使“安安”,并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广东食药监”、“广东食品药品监管”、“安安科普”等省局官方微信号,实现实时了解食品药品监管咨询,在线学习食品药品科普知识。

此次宣传活动将有助于社会公众更深入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自身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营造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五个网上零跑动 五位一体全公开

省局跨入行政审批互联网时代

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担当,以优化服务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流程扁平化,强化互联网思维,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深化“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评、网上审批、网上发证”的“互联网+行政许可服务”,构建“五位一体”阳光公开体系,走出一条“五个网上零跑动,五位一体全公开”的新时代审批路径,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了营商环境。

一、网上办、零跑动、零纸张、不见面,烙上时代新印记

一是申报材料无纸化。全力推行企业统一CA证书身份认证,使用数字证书签名确立企业申请的法律效力,所有事项均开通网上申报通道,实行申报材料数据化、无纸化,实现“网上申报”。

二是受理文书电子化。制定量化审核标准,系统自动生成相应文号及带电子印章的文书,即时推送企业申报端,并发送办理短信信息,企业可以自行查看和打印相关文书,并可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和办理时限,实现“网上受理”。

三是审评材料数据化。审评环节的现场核查记录、现场照片、检验报告、体系核查报告、专家审评意见等均通过数据上传或扫描上传等方式进入审批系统,同时在系统上记录审评时间、人员、结论等基本审评信息,实现“网上审评”。

四是统流转网络化。全部材料通过系统实现网络流转,摆脱时空限制,审批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查看具体的企业申报材料和各项审评材料,及时处理各项审批业务,实现“网上审批”。

五是证书电子化。将除特殊药品类个别事项外的所有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办理结果(许可证、注册证、证书、批件、备案凭证、备案登记表、证明等)实行电子化,使用电子印章,实行“三即时”模式:即时在省局公众网公布证书内容、即时向企业经办人发送手机短信、即时向企业端推送电子证书。企业可自行下载、打印电子证书,实现“网上发证”。

通过构建“五个网上”,全局76项行政许可事项保持了100%上网办理、100%网上办结、100%网上全流程办理,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全部业务实现了“零跑动”办理,审批“零纸张”,行政审批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烙上时代印记,切实改变过去“跑断腿、磨破嘴、耗时长”的情况,实现了企业办事零跑动,助力改革创新、驱动行业发展,推动“放管服”纵深发展,提高行政许可效率。一是资源共享,数据多跑腿。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现有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信息利用和共享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累计减少130余项申请材料。其中医疗器械注册事项所需的检验报告通过系统与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及深圳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实现检验报告共享、实时传输,一次至少减少申请材料200多页,大量节约了企业的办事成本和社会资源,为全国首创。二是提前限时预警,确保业务按时办结。实现了电子监察、提前短信预警,确保所有业务按时办结。已办结的业务平均办理时限到比法定审批时限缩短70%,实现业务、效能零投诉。三是全面实施电子证书。电子证书服务启用后,节省了10个工作日的制证和送达或领证时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2017年1月至今,已发放电子证书13240张。四是助力审批模式改革创新。对一些急需品种、重点研发品种、有创新技术的二类医疗器械的审批注册以及申请告知承诺制审批的业务实现了与普通业务进行区分,按照接收时间单独排序,优先办理。一些创新的二类医疗器械审批仅用时一个月,以往需时一年以上。2017年省内5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别荣获2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发展势头良好;进入国家总局三类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的有11个,占全国总数1/5;进入广东省第二类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的有10个,进入广东省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审批通道业务57宗。

二、“五公开”,全透明,严监督

一是制定并公开标准化行政许可目录和办事指南。实现省局公众网、省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和行政审批标准化系统上的办事指南标准内容“三统一”,实时动态更新,标准要素齐全、准确、规范,切实推进许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二是行政许可结果对外实时公开。实时公开审批结果并同步推送到省局公众网“双公示”专栏,通过短信通知“点对点公开”,让办事群众及时掌握相关业务办理进度。三是行政审批全过程对内通报。向局领导和业务监管处室主动推送许可结果,同时全省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询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全部审评审批过程和相关资料,做到信息互通,促进事前与事中事后监管无缝衔接。四是强化系统开放数据库查询。整合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信息利用和共享水平,实时更新后台数据库,构建一体化数据库系统。五是定期公告行政许可信息。定期在省局网站发布行政许可信息公告,将许可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监督。

实行“五公开”后,办事全程公开透明,许可审批标准规范,全程接受办事企业和社会公众及监察部门监督。2017年1月至今,动态更新标准办事指南256项次,细化量化了模糊条款6个,规范编制了许可流程图228个,明确“相关”、“有关”、“等”、“其他”等申请材料,“双公示”专栏已将共计8.8万多条行政许可信息全部公开,累计发布了各类许可信息公告125期。

2017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办结业务36.18万宗(含服务事项),2018年1—5月办结业务15.54万宗(含服务事项)。所有事项均进驻省政府网上办事大厅,“网上全流程办理率”、“上网办理率”、“网上办结率”三项指标均实现100%,在省直单位位列第一;已办结的业务均达到比法定审批时限缩短50%的目标,已办结业务平均提速70%。

 

省局加强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粽子食品质量安全

为保障广大群众端午节期间吃上放心、安全的粽子,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围绕粽子生产、经营两个重点环节,依托监督抽检、专项检查等手段,组织开展对粽子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切实加强节令性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对粽子食品生产环节进行专项检查。要求全省各地监管部门,对辖区餐厅、粽子加工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查看了生产企业粽子及其原料制品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标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规定冷藏或冷冻存储,各生产制作单位证照是否齐全有效;在售食品是否存在过期或腐败变质等情况;同时查阅相关原料索证索票资料,严禁无证生产,在粽子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检查中未发现有商家销售不合格的粽子及其原料的情况。

二是开展粽子食品经营环节专项检查。重点对粽子销售餐饮服务单位以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集贸市场等销售粽子的经营场所进行了检查。督促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禁销售无证产品,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粽子食品。

三是开展粽子食品监督抽检。范围覆盖生产、流通及餐饮等环节。共抽检被抽样单位64家,抽检区域包括广州、珠海、深圳、汕头、佛山、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潮州等13个地市,涉及生产企业63家。检验项目涉及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铅(以Pb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等17项。本次共抽检粽子130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29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对不合格批次产品,已立即通知相关地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处置,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附件: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