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她”力量
她们深耕药监领域,
以严谨守护药品安全;
她们奋战检验一线,
用热爱攻克技术难关;
她们挥洒青春汗水,
用专业赋能基层治理……
她们是闪闪发光的药监“她”力量。
“广东药监”微信公众号【药监“她”力量】专栏深入挖掘广东药品监管系统女性干部职工的奋斗故事与感人事迹,向了不起的“她”致敬!
第二期
早上八点,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的走廊已传来匆匆脚步声。刘潇潇推开办公室的门,案头检验报告书堆叠如小山,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她顺手拨了拨窗边那盆薄荷——团队的“提神礼物”,随即投入一天的工作。扎根中药检验一线十六载,她以专业为刃,以情怀为墨,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处,镌刻下药监巾帼的铿锵足迹。
党建引领·铸魂
“党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业务的根系,是凝聚团队的灵魂。”作为中药室党支部书记,刘潇潇将这句话刻进团队基因。2023年,她以创建“四强”党支部为契机,打造“本草先锋”党建品牌,白天带领团队完成大量的检验任务,深夜则与党员们逐字打磨申报材料。有人问:“这么拼,图什么?”她眨眨眼:“党建不是口号,是让每个人心里有光。”
“酸是熬夜改方案的坚持,甜是项目通过的喜悦。”在省药品监管局“四强党支部”现场交流会上,她以中药“五味”诠释奋斗底色,用“一心”锚定“为民检验”的初心。青年委员小刘感慨:“潇潇姐总说‘党建能摸得着’,如今才懂,是这股劲让我们拧成一股绳。”
△刘潇潇所在党支部获得广东省“四强”党支部
标准赋能·传薪
2015年,广陈皮面临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刘潇潇和团队扎进田间,地头收集代表性样品,运用多维现代分析技术,历经数百次实验,找到关键质量参数,阐明广陈皮道地性内涵,推动新国家药品标准修订,为这一道地药材正名。实验原始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是她对“道地”二字的敬畏,新国标的诞生让广陈皮重焕生机。
2018年“三八节”凌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刘潇潇从睡梦中惊醒,听筒里传来焦急的声音:“两名患者食用中草药汤中毒,已在ICU抢救!”她抓起外套冲进寒夜,实验室的灯光随即刺破黑暗。移液枪在指尖飞速舞动,质谱仪发出低鸣,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五小时内,团队完成40余种可疑有毒中草药筛查。当钩吻素甲特征峰在谱图上跳动的瞬间,刘潇潇猛然站起:“是岭南第一毒草!”窗外晨光初现,ICU传来消息:患者转危为安。“这是我收到最好的妇女节礼物。”她摩挲着检验报告,眼眶微红。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催生出更深的使命感——三个月后,刘潇潇团队创新建立的“广东省中药特征性成分数据库”正式上线,精准识别技术如同“中药CT机”,让混在百万级残留中的毒素无所遁形。
◁ 刘潇潇(左一)参与普宁市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检验
刘潇潇(右一)在广药集团延边靖宇县人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展调研 ▷
从单品种质量标志物识别到全链条标准体系构建,刘潇潇和团队以“技术利剑”破除行业沉疴,累计建立国家及省级中药标准261项,破解25起中草药中毒事件,保障民生用药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哪有什么天降幸运,”她望着实验室深夜的灯光,笑意温柔,“不过是把每个深夜熬成破晓的光。”
湾区破壁·筑桥
在省药品监管局的统筹部署下,刘潇潇团队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备忘录》要求,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建设。面对三地中药标准“各立门户”的困局,刘潇潇以“闯关者”之姿躬身破题。三年来,她牵头组织三地检验机构开展实验室“精准对标”,走访广药集团、香港余仁生等20余家重点企业,将企业诉求转化为标准优化的“指南针”。
△刘潇潇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作中药湾区标准制订方案汇报
从机制框架到技术细则,从药材种植到成品流通,数十轮标准制订方案迭代、上百次实验数据验证、多轮跨域专家论证——2024年12月,首批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成功发布。当陈皮、化橘红等道地药材首次以统一质量参数跨越珠江口时,香港药企代表感叹:“过去‘同方不同质’的隐忧,如今化作‘湾区同标’的底气。”
对于持续建设中的中药湾区标准,刘潇潇充满了信心:“中药湾区标准是一个小切口,通过港澳的桥梁作用,让更多的中国好药扬帆出海。”标准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连心桥上的铆钉——铆住的是质量,连通的是民心。
△刘潇潇(左二)参加
第六届全国科学实验室展演汇演活动
“主任,中药像什么?”下班途中,同事望着晚霞突然发问。刘潇潇想了想:“它从‘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来——它像诗,古老却永远年轻。”她常以《本草诗话》浸润团队:“古人用‘薄荷’喻清廉,咱们检验数据也要如薄荷般透亮。”
芳华淬香,青丝染霜。刘潇潇以“匠心”引领创新,将青春“煎煮”成标准。正如她窗边那盆薄荷,无需艳丽花朵,却以清冽芬芳滋养一方天地——这或许正是药监“她力量”最美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