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评职称有了新标准!日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广东省生物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通知》(下称《标准条件》),增设药品检查和化妆品安全等两个专业,全国范围内首次在政策层面将药品检查员和化妆品安全员这两支人才队伍纳入药品监管部门职称管理,畅通了药品检查员和化妆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通道,加快推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具体而言,《标准条件》涵盖药学、中药学、医疗器械、制药、药品检查、化妆品安全6个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从原“医药行业”标准条件,到“生物医药行业”标准条件,范围更广、内涵更深。
据介绍,该《标准条件》旨在推动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势,进一步优化生物医药行业职称评价机制,激发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速构建广东生物医药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
与原标准条件相比,《标准条件》重构职称框架体系。原医药行业标准条件包括药学、中药学、制药、医疗器械专业,新的标准条件将药学和中药学专业中的研发、生产人员调整至制药专业,新增药品检查和化妆品安全专业,形成了“1个通知+5个评价标准条件+6个专业方向”的职称框架体系。
其中,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职称对应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系列,医疗器械、制药、药品检查和化妆品安全职称对应国家工程技术人才系列,并按规定确定各系列各层级的职称名称。
《标准条件》进一步优化了职称评价指标。在学历资历方面,与广东省卫生、工程系列其他专业标准条件保持大体平衡,工程系列增设博士学历人员直接申报高级工程师条件;突出生物医药行业人才职业特点,强化参与重大、复杂或关键医药项目要求,强化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能力要求;将论文“必选”转变为成果“多选”,将调研报告、技术分析报告、高水平主题演讲报告、科普作品等纳入评审指标;新增代表性成果清单,将标准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方案、高质量专利、成果转化等列入清单,着重评价代表性成果质量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此外,《标准条件》实施人才分类评价。例如,对流通领域的药学和中药学专业技术人才,重点考核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和服务基层的贡献,将药学服务模式创新、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科技成果转化或新药品推广、参与新药市场分析等纳入评价指标。
而对生产使用领域的制药、医疗器械专业技术人才,突出技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评价,重点评价其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能力、技术创新或改造能力、产品开发和质量提升能力以及成果应用转化能力;对监督管理领域的药品检查、化妆品安全专业技术人才,重点考核其在审评、检查、检测、监测等环节的业务组织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应急管理等各方面能力,将参与审评检查、风险监测、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处置重大案件或参与应急检验任务等纳入评价指标。
《标准条件》的发布,将进一步优化广东生物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充分激发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