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发布平台 > 媒体在线
【信息时报】省药监局公布第一批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08-01 09:09:59 来源:信息时报 浏览次数:0 【字体: 打印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粤药监)涉嫌销售假药、经营劣药……记者今日获悉,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典型案例。

  去年以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扎实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各地药品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依法严惩重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记者了解到,本次公布了6个典型案例,其中,"陈某明、王某标等人涉嫌生产假冒国际品牌的化妆品案"的涉案货值金额巨大。

  2021年12月,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潮州市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对位于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镇某村的一加工场及位于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镇某甲村一快递发货仓库进行检查,现场查获涉嫌假冒国际品牌的香水205612瓶、产品标签72938个,涉案货值金额约5780万元。

  潮州市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述产品进行抽样送检。经鉴定,上述涉案产品为假冒产品。潮州市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研判认为,上述行为涉嫌构成犯罪,于2022年1月将案件移送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2022年1月,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予以立案侦查。案件目前已移送检察机关进一步审查。

  典型案例

  一、广州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杨屋分店经营劣药案

  2021年5月,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广州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杨屋分店进行检查,发现该分店经营的“精选陈皮”“三七”“高丽参”外包装不符合规定,部分药品存在虫蛀或疑似霉变现象。涉案药品抽检结果为不合格,属于劣药,涉案货值金额1504元。

  2022年5月,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规,对该分店处以没收违法经营的药品、罚款19万元的行政处罚。

  二、东莞市某贸易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假药、未经批准的进口药品和无中文标签的化妆品案

  2022年1月,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东莞市公安局查办了一起重大售假案件。经查,东莞市某贸易有限公司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通过微信、抖音、淘宝、拼多多等渠道销售假药、未经批准的进口药品和无中文标签化妆品等涉案产品,涉案货值金额约2000万元。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研判认为,上述行为涉嫌构成犯罪,遂将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积极协助开展涉案物品清点分类、产品检验、假药认定等工作,并联合公安机关深入追查。2022年7月,东莞市公安局以涉嫌销售假药罪等将案件移送东莞市第三市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三、深圳市某电子有限公司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案

  2021年8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部门线索通报,对深圳市某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于2020年10月生产无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子午养生仪”,涉案货值金额32706.6元。2022年4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规,对该公司处以没收违法生产的医疗器械“子午养生仪”90台及相关说明书1箱、罚款32.7066万元的行政处罚。

  四、深圳某医疗美容诊所使用劣药、过期医疗器械案

  2021年10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根据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健康局移交线索,对深圳某医疗美容诊所进行检查并展开调查。经查,该美容诊所于2021年4月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一次性气管切开包,涉案货值金额201.6元。2022年4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依规,对该美容诊所处以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对该美容诊所处以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五、周某全涉嫌为他人生产销售假冒化妆品提供仓储服务案

  2022年2月,汕头市潮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泗联社区一处平房厝进行检查,现场查获涉嫌假冒国际品牌化妆品一批,涉案货值金额约319万元。经查,该平房厝的厝主为周某全。因涉案货值金额巨大,汕头市潮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4月依法将案件移送汕头市公安局潮南分局。汕头市公安局潮南分局已立案侦查。


附件: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