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怀孕28周的杨女士是“熊猫血”(RH阴性血型),原本计划去澳门购买并在当地医院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却因突发胎膜早破,23日被收入港大深圳医院产科。幸运的是,“港澳药械通”首个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16日已运抵该院。29日,杨女士在港大深圳医院成功注射了第一剂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不出深圳”就能如此便利,她直呼:“感觉自己特别幸运,现在有需要的妈妈们再也不用折腾奔波跑去香港澳门注射了!”
不去港澳也能使用方便“熊猫血”妈妈
港大深圳医院妇产科王洁顾问医生介绍,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是“熊猫血”妈妈的“幸运药”。因Rh阴性母亲分娩或流产Rh阳性胎儿时,胎儿红细胞中的Rh-D抗原可进入母体血液,当母体再次妊娠Rh阴性胎儿时,可引起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发生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若通过肌肉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该药物可与存在于母体循环中的胎儿红细胞上的Rh阳性抗原位点结合,阻断和防止B淋巴细胞的免疫识别,以达到避免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效果。对“熊猫血”孕妇而言,一般需要打两针,第一针注射时间为孕28周,第二针需分娩72小时内注射。
“这款药品暂未在中国内地上市。内地的‘熊猫血’妈妈们过去无法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使用,很多人舟车劳顿去到香港、澳门才能用上。”王洁表示,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在港大深圳医院获批进口使用,方便了很多“熊猫血”妈妈及其家庭。数据显示,以往医院每年平均收到近70多例“熊猫血”孕妇关于该药的咨询,自“港澳药械通”批准试点使用后,相关咨询显著增多。
授权开具药品的医生需满足相关条件
作为“港澳药械通”首个获批的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的安全使用和完善监管是关注核心之一。据介绍,授权开具该药的医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副顾问医生或副主任医生级别以上,如果是港澳医生需具有港澳执业资格;2、进行过该药品使用培训并且具有该药使用经验的医生。同时,医院制定了完善的使用随访计划、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等方案,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由于个体差异,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后,有可能出现注射位置局部疼痛、红肿、低热等轻度反应。我们要求每位患者注射后观察20分钟方能离开,如有严重过敏反应,医院马上启动急救流程。”王洁说。
医疗药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接受预约中
据了解,港大深圳医院首个获批的医疗药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目前也正同步接受患者预约中。港大深圳医院介绍,该院对所有药品和医疗器械按照“一物一码”方式赋码管理,让每一个最小包装的药品医疗器械具有唯一标识的身份识别码,方便核查进口产品来源、数量、存储仓位、流向、用药患者等信息,确保安全到位。
据悉,去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港澳药械通”政策,坚持“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先期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在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再逐步扩展至其他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