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曾为《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动画配音的台湾配音员蒋笃慧,本已罹患子宫颈癌第4期,因并发多重器官衰竭离世,享年49岁……
11月23日,成都著名的文化学者、诗人流沙河先生因喉癌逝世,享年88岁……
11月26日,曾演唱过的《奉献》《寻梦》等多首经典歌曲的歌手张咪,在微博发长文自曝确诊癌症晚期……
12月5日,北京男篮球员吉喆因肺癌去世,年仅33岁……
回顾2019年,“癌症”两个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其实并非大家的错觉,各种数据也证实了“癌症越来越常见”这一事实。根据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来看,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
在全球1800万新增癌症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中国新增病例数占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229.6万例。这就意味着: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就占了21个;全球每100个癌症死亡名单中,中国占了23个。
面对癌症,医生是患者的希望,而药品是医生的武器。
今天就给大家深度科普一下抗癌药。
常见抗癌药有哪些?
临床上习惯将抗癌药物分为细胞毒类抗癌药物和非细胞毒类抗癌药物两类。
1. 细胞毒类抗癌药
细胞毒类抗癌药就是我们常说的化疗药物,其功能主要是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消灭癌细胞。
2. 非细胞毒类抗癌药
常见的非细胞毒类抗癌药包括激素类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近年来,该类药物的发展有了很大突破,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常见的非细胞毒类抗癌药。
激素类药物
某些激素依赖性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等,它们的发生与激素失调有关,因此,应用某些激素或其拮抗剂可以改变激素平衡状态,从而抑制依赖性癌细胞的生长,如乳腺癌临床应用的他莫昔芬、依西美坦等。
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能作用于癌细胞上特有的信号通路,达到杀伤癌细胞,但很少或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效果。
在癌症治疗中,应该说靶向药物治疗是精准诊断基础上的精准治疗,通过精确地找到疾病治疗靶点,并对疾病状态和治疗过程精确监测,最终实现对不同患者和疾病不同状态的精准治疗,达到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目的。
免疫治疗药物
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通过调控人体免疫T细胞对癌细胞进行精准的免疫应答实现治疗效果,如免疫检测点单抗药物PD-1/PD-L1,能够特异性地与癌细胞上的PD-L1结合来抑制其表达,从而能够使功能受抑制的T细胞恢复对癌细胞的识别功能,达到抗癌的作用。
此外,某些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癌细胞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如何合理使用抗癌药?
用好抗癌药,小伙伴们要注意以下3点:
1. 先诊断再用药
所有使用抗癌药物的临床患者,必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如果采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事先必须进行基因检测。
2. 在专业医生、药师指导下用药
对于诊断明确的癌症患者,如果是规范化治疗,那么就需要医生、药师们按照指南的建议,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确定的用法及合理的周期进行治疗;如果为试验性治疗,需要医生、药师们遵循医学伦理的相关规定,为患者制定完善的临床研究方案,并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3. 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在抗癌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要严密监控自己的身体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和药师们报告,这对于完成治疗疗程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如何看待服用抗癌药产生的副作用?
近年来,抗癌药层出不穷,疗效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很多抗癌药的选择性仍然不高,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损害,这也是阻碍其疗效发挥的主要原因。
抗癌药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贫血、出血等骨髓抑制表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毒性表现;出现肝毒性和肾毒性等。
我们该如何看待服用抗癌药产生的副作用呢?
某些癌细胞如没有合适的靶向药物,或是因为某些条件的限制,患者必须选择具有较大毒副作用的化疗方案。上述情况下,需要医生尽早地预测抗癌药毒副反应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理方案。
相较于传统的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毒副作用较少,是患者治疗中新的选择。
随着精准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抗癌药物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小,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期也将会大大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