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局动态
广州市局以“互联网+”思维破解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四大难题
发布时间:2017-11-24 15:23:22 来源: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4 【字体: 打印

广州市黄沙水产品交易市场是是全国活鲜水产品交易最为活跃的专业市场之一,目前市场内共有水产品经营者480户,经营品种达300余种,几乎涵盖了水产品的所有品类,全年交易额高达70余亿元。市场进货渠道复杂多样:有公司、养殖户、基地、以及专门从事水产品贩运的中介等,销售以批发为主兼零售。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的开放式经营(随进随出)、经营品种丰富、进货渠道复杂、销售方式多样等特点,使得追踪市场产品的去向、回溯产品的来源、索证索票等监管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

为确保水产品可全环节溯源,不断提升市场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州市局以“互联网+”思维、借助信息化手段,建成黄沙水产品溯源暨销售凭证系统。该系统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商户端:商户端主要为商户提供溯源台账服务。商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录入进销货信息,查询产品的抽检结果,并通过蓝牙打印电子销售凭证。二是市场管理端市场管理端主要用于市场开办者对市场内商户进行管理。通过微信小程序和Web网站两种形式,对商户基础数据和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及时掌握商户溯源数据上报情况。三是监管端:监管端为监管人员提供日常监管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和Web网站两种形式,实时对市场开办方和商户的准入、管理及台账等情况进行监管,对市场的数据报表进行查询和导出,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开展应急处理。四是公众端:公众端为公众提供溯源查询服务。消费者可通过扫描销售凭证上的溯源码查看销售单据详情、档口信息、抽检信息、监管记录、投诉举报、快检公示等信息。通过该系统的运用,有效破解数据采集难、凭证统一难、产品溯源难、日常监管难等大型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难题,为广州水产品质量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一、压实市场开办方责任,破解数据采集难问题

系统为市场开办方提供端口,可全面掌握市场内商户经营情况,随时随地“查询”,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一是“查”主体信息。市场开办者通过手机、电脑等,随时掌握场内经营者的主体信息、上传进销货信息情况等。二是“查”台账。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由商户录入进销货数据,一旦未上传或漏传当日交易记录,系统就会自动预警,市场开办方和监管部门会即时收到信息提示。三是“查”日常。市场开办方可通过市场管理端在网上完成准入凭证审查、交易数据上传管理、商户日常检查、档案管理、数据的统计、培训资料管理、重要信息通知等。四是“查”信用。通过该系统能掌握生产者、供货者、经营者的信用记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者进行处罚和退市处理。目前,市场开办方通过诚信档案制度和诚信保证金,增加经营者违法成本,一旦发现经营者存在不诚信经营行为,第一次处罚警告,第二次停业整顿,第三次退场处理,对经营者形成了较大的震慑力。截止2017年10月,市场开办方已经与所有零售档口签订了诚信保证书,并对105户实施保证金处罚,对33户进行停业整顿,对2户采取退场处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建立商户全覆盖溯源码,破解凭证统一难问题

一是公示信息。系统将黄沙水产品交易市场内所有商户纳入溯源监管范围,建立一档一码,每个商户都有一个唯一的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档口或销售小票上的二维码,查看每个经营者的资质、产品来源、监督检查及快检等信息。二是统一销售小票及规范台账。商户可通过商户端,随时录入进销货数据,并随货附送电子销售小票,确保水产品批发市场到零售农贸市场及餐饮单位之间的流向清晰,可追可溯。同时,有效杜绝了少数不法商户手工涂改交易凭证、交易凭证五花八门等不规范的问题,并且还较好地解决了水产品批发经营者无法对每单交易都完整建立进销货台账的难题。

三、构建产品完整数据链,破解产品溯源难问题

是精准锁定“追踪”。系统集成了买、卖双方的电子信息,可以在发现问题水产品时,第一时间锁定问题水产品的来源及去向、销售数量,立即通知商户停止销售并召回问题水产品,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并依据追溯信息链,锁定违法主体并对其依法进行处理。二是共享共用数据。系统实时将商户数量、销售品种、销售量、主要产地来源及销售去向等电子数据进行规整、汇总、分析、归档,及时动态更新和版本管理。并为养殖户、基地、二级市场、超市及餐饮单位、管理部门等预留多个端口,打通壁垒,保证数据共享共用,溯源链条完整。

四、全天候在线实时监控,破解日常监管难问题

一是实现网上巡查。监管人员可通过监管端查看场内商户上传台账情况、场内交易情况、市场方定期检查及培训等情况。发现商户交易记录异常、市场方未定期开展日常检查等情况,及时督促商户及市场方进行整改。二是确保重要信息及时通知。通过监管端发出的信息提示,商户及市场方必须强制点击“已阅读”才能关闭,有效证明了商家及市场方对食品安全等相关信息“应知或明知”,实现了网络巡查和执法办案无缝衔接。三是完成监管信息收集。定期收集场内商户数量、销售品种、主要产地来源,做好相关数据分析和比对,实现风险可管控。

广州水产品溯源体系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是加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的有益探索和尝试,现正朝着技术上先进、平台上开放、数据上标准的方向发展。水产品溯源体系的建成,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管理、部门监管、社会信用、公共服务等多种需求,并通过公众溯源端,培养公众的溯源意识,着力构建一个“市场倒逼”、“社会共治”的水产品长效监管机制。(广州市局供稿)

附件: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