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000MB2D034421/2022-01015 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机构: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2-12-04
名称: 【深圳特区报】跟风“囤药”有必要吗?专家提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2-0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深圳特区报】跟风“囤药”有必要吗?专家提醒→

发布日期:2022-12-05  浏览次数:-

  这段时间

  “新冠吃药顺序”图、

  “新冠囤药清单”

  等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不少市民朋友也开始跟风囤药

  真的有必要吗?

  图片

  广东药监局提醒:

  购买少量短期、日常急需备用药物

    可以  

  长期大量的非理性的囤药行为

    没必要!

  图片

  敲重点!

  网传的“囤药清单”并不科学!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

  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

  普通市民家中日常应该准备哪些药物?

  记者采访了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有关专家

  专家表示

  市民没必要大量地、非理性地抢购药品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Q

  抢药、囤药有必要吗?

  A

  没必要!

  一方面,药物都有保质期,存储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保管不当容易变质,过多药物长期存放容易造成浪费。还请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置好自家的小药箱,有不适的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

  另一方面,广东省感冒类药物供应充足,近日省内批发企业分销到全省5.5万家零售药店的感冒类药品达到每天360万单位盒,超过近日爆发式最高需求量。而这种短期的爆发式增长势头不可持续,目前增长的180%销量主要以购买备用为主,不是真正需求量。药品都有有效期,市民朋友们应科学合理按需购药。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汪云教授认为,没必要大量地、非理性地抢购药品。如果家里有老人、儿童或慢性病患者,可在常用慢性病用药的基础上,适当配备一些常用感冒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其他药物不推荐配备。市民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Q

  出现喉咙痛、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是感染了新冠吗?

  A

  新冠肺炎“十大症状”是指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

  不过,感染了新冠病毒不一定有“十大症状”,有“十大症状”也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是否感染还是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来确定

  “目前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汪云教授说。

  Q

  家里日常可以适当配备哪些常用药物?

  A

  在家庭药箱的配置上,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临床药师傅声玲表示,家里可以适当配备以下常用药物:

  解热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其中蚕豆病不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化痰/止咳药:盐酸氨溴索、愈创甘油醚;

  缓解感冒相关症状药品:酚麻美敏、美敏伪麻等;

  止泻药:蒙脱石散;

  腹泻后脱水:口服补液盐;

  腹泻时菌群失调用药:复方嗜酸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

  抗过敏药:氯雷他定、氯苯那敏;

  发热伴乏力用药:连花清瘟胶囊;

  咽干或咽痛:薄荷喉片。

  傅声玲药师特别提醒市民,在使用以上药物前,应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注意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及使用注意事项,婴幼儿、儿童、孕妇和老年人使用时尤其注意。用药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者身体不适,应当及时就医,咨询医生或者药师。

  Q

  是否有必要购买呼吸机、血氧仪等医疗器械?

  A

  记者采访发现,有些市民还囤起了呼吸机、血氧仪等医疗器械。汪云教授认为,不建议市民购买家用呼吸机、氧疗仪等,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确实有需要的话,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比起囤药品和医疗器械,更重要的,是多晒太阳,加强锻炼,保证睡眠质量,不熬夜,并适当补充新鲜蔬果和高蛋白质食物,增强自身免疫力。”汪云教授提醒市民,不仅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而且要做好家中老人、儿童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医。

  图片

  本稿件可能引用或转发互联网上已公开发表的内容。如您对相关内容的版权问题存有异议,请您与我方版权管理部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pxxq@szszd.com.cn。


  采写|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华南深医

  综合|广东药监

  监制|周斐斐 吴诗敏

  编辑|杨渝嘉